English

CPU无限动力源自何处?

1999-08-04 来源:光明日报 张 文 我有话说

近一年来,CPU市场显得异常活跃。这不仅是由于一系列新技术(如:AMD的3DNow!指令集,TriLevelCache三层式高速缓存设计技术等)的相继涌现,更重要的是人们惊奇地发现如今的CPU运行速度是如此之快。并且,这种飞速增长的态势竟然毫无衰减之象(AMD,英特尔都宣称将于明年推出运行速度达到1G量级的CPU产品)。大家不禁会困惑:CPU是如何达到这样高的速度,它的无限动力到底源自何处呢?

要了解CPU速度的源泉,就要先了解CPU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。简单说,CPU是通过一种被称为光刻工艺的技术制造出来的。其实,用来生产CPU的材料非常普通——就是我们常见的沙子(SiO2)——硅。首先,我们需要一块高纯度的硅片作为微处理器的基底。再在它的上面涂上一层由SiO2构成的绝缘层。随后在硅片上镀上一层称为“光刻胶”的材料。这种材料在经过紫外线照射后会变软、变粘。这样一来,当我们把设计好的“模板”(微处理器电路设计的照相掩膜)放在它的上面,再经过紫外线光的照射后,在它的表面将形成软硬不同的区域。再用一种溶剂进行腐蚀,会形成许多沟槽状结构。下面使用金属离子进行掺杂。最后,切割封装成为单个的CPU,大功告成。

这样的一个CPU中往往会含有数以百万计,甚至千万计的晶体管,如AMDK6-2处理器中含有930万个晶体管,K6-III中拥有2130万个晶体管,AMD最新的Athlon(K7)处理器更拥有创记录的2200万个晶体管。而每个晶体管其实就是一个双位开关:只具有开和关两种状态(开代表1,关代表0)。这些晶体管在一起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进行工作。形象一点说,每个晶体管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人。中国有句俗话:“人多力量大。”晶体管多了,CPU的运算能力自然也会增强。但是,CPU中晶体管数量也不能无限量的增加,它会受到限制。限制因素就是加工精度,即我们常提到的0.xx(0.25微米,0.35微米等)微米的加工工艺。数值越小代表加工精度越高,也意味着CPU中晶体管集成度越高。而每一次加工工艺的改善都会带来CPU制造技术革命。例如:早期的奔腾CPU采用的是0.6微米的加工技术。后来改用0.35微米生产,性能指标有明显提高。AMDCPU家族中的K6就是采用0.35微米工艺生产的。

在1998年的时候,CPU的制造工艺已经开始由0.35微米向0.25微米过渡。AMD的K6-2CPU就是全部采用0.25微米工艺生产的。而进入1999年后,为了在0.25微米工艺基础上进一步提高CPU的性能,AMD在K6-III处理器中加入了运算速度与时钟频率同速256KB二级缓存。这样一来,也使得K6-III处理器拥有了2130万个晶体管。新近推出的Athlon处理器则达到2200万个之多。如果单从集成度的角度来看,无疑AMD是现今当之无愧的“王者”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二十一世纪已离我们越来越近。但在CPU领域有一件“东西”会更早地与我们见面,那就是0.18微米技术。AMD宣布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出采用0.18微米生产的Athlon处理器,相信到那时CPU的世界一定会更精彩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